中文題名菊池寬的文壇春秋 |
英文題名 |
原文作者(中文)菊池寬 |
原文作者(原文) |
聲優/講師程孝倫 |
聲優/講師簡介作者簡介: 菊池寬(きくち かん)1888年12月26日-1948年3月6日 日本文學家。一八八八年出生於香川縣。一九一六年,畢業於京都大學,進入《時事新報》當記者。一九一九年,菊池在《中央公論》發表了〈恩仇的彼方〉之後,便離開《時事新報》,專心執筆寫作。隔年開始於報紙上連載〈珍珠夫人〉,受到好評,晉升流行作家。一九二三年,創刊《文藝春秋》,創立了特殊的雜誌型態,並在一九三五年設立知名的直木賞和芥川賞,以培育新進作家,提升作家的社會地位。菊池認為「生活第一,藝術第二」,後半生的大半日子都致力於書寫大眾小說,以及經營雜誌,對於文學的社會化有很大的貢獻。一九四八年因狹心症猝死,享壽六十歲。
譯者簡介: 楊明綺。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,曾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。 譯作有《和日本文豪一起漫遊老東京》、《蜜蜂與遠雷》、《初戀》、《我要準時下班》、《接受不完美的勇氣──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》、《超譯尼采》等。
朗讀者簡介: 尚儀有聲製播中心是專業的出版品製作與發行單位,由獲得八座金鐘獎的配音大師袁光麟先生擔任聲音總監。程孝倫,台灣大學畢業。從學生時期開始,透過日語多媒體持續自學日語,且通過日文檢定亦視此為契機,學習聲音表達。希望能以雙語專長,傳遞更廣闊的故事與情感。現為尚儀有聲製播中心特約配音員。 |
其他設計者 |
音檔語言中文 |
內容簡介本作品為新譯本,譯者楊明綺,收錄〈藤十郎之戀〉、〈無名作家的日記〉等通透人心之作。
菊池寬,日本小說家、戲劇家, 以「生活第一,藝術第二」為信念。 日本大眾文學的推手, 1923年創辦《文藝春秋》雜誌, 1935年創設兩大獎項:「芥川賞」與「直木賞」。 摯友芥川龍之介曾說 :「菊池是新思潮志同道合者中,最好的一位前輩。」
菊池寬,日本著名作家,其文學信念為「生活第一,藝術第二」。他認為,不管是享受創作過程的喜悅,抑或是享受文藝作品的喜悅,都不是一種特權,而是普遍且通俗的可能。其作品多為大眾小說,廣受當時讀者的喜愛。 在〈藤十郎之戀〉、〈忠直卿行狀記〉、〈形〉、〈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〉四部短篇小說中,看見菊池寬大眾作家的形象。藤十郎為了揣摩角色、精進演技,而不惜欺騙女子感情;忠直卿努力掀開君臣之間的虛偽,卻反而一路走向暴君之途;在戰場上虎虎生風的新兵衛,在脫掉了威風凜凜的裝束後,竟也喪失了矯健的身手;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者,但直到自己也成為被搭救的自殺者後,才真正了解了生命。每一個不同處境的小說主角,都形象化了某種深植且遍藏於人心的自我矛盾。 菊池寬與芥川龍之介為高中同學,也是文壇好友,然兩人對於作家身分的價值與藝術內容的定義迥然不同,透過菊池寬虛實交錯的著名作品〈無名作家的日記〉,以及菊池對芥川的回憶、芥川對菊池的印象,可以看到作家各自的不同選擇。
〈藤十郎之戀〉 為了揣摩角色、精進演技,竟不惜鬧出人命? 〈忠直卿行狀記〉 努力戳破君臣之間那層虛偽的薄膜,卻反而成為了暴君? 〈形〉 到底是矯健的身手讓戎裝變得非凡?還是非凡的戎裝讓戰場上的氣勢凜然? 〈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〉 搭救了無數投河自殺的人,最終自己也成了被搭救的自殺者? 〈無名作家的日記〉 為何會因為無法發表而感到苦悶?為何無法光靠創作得到滿足呢? 〈關於芥川的回憶〉 在我們當中最為清高、遠離塵世庸擾的他卻是最被俗事纏身的人。 〈親如兄長──對於菊池寬的印象〉 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,菊池承受的苦絕對在我之上吧。﹙芥川龍之介﹚
有聲出版:紅通通文化與尚儀數位學習聯合出版 |
有聲內容版本他作朗讀 |
特殊成就 |
關鍵字
日本文學
小說
|
出版年度2019 |
上線年度2023 |
出版者有聲出版:紅通通文化、尚儀數位學習 |
代理商尚儀數位學習有聲製播暨發行中心 |
音檔總長度4小時20分 |
音檔數量17 |
內容大綱
-
A001 版權宣告
00:52
-
A002 書籍介紹
03:56
-
A003 作譯者與朗讀者介紹
02:45
-
A004 在一片蕭索中看見光亮——話說菊池寬......
02:13
-
A005 生活第一,藝術第二——菊池寬小傳與重要著作年表
11:41
-
A006 本書原文版本
05:27
-
A007 目錄
01:22
-
0001 藤十郎之戀
45:08
-
0002 忠直卿行狀記01
34:45
-
0003 忠直卿行狀記02
35:46
-
0004 形
06:01
-
0005 搭救投河自殺者的行業
20:45
-
0006 無名作家的日記01
30:46
-
0007 無名作家的日記02
32:56
-
0008 關於芥川的回憶
16:26
-
0009 親如兄長:對於菊池寬的印象(芥川龍之介)
02:54
-
0010 邁向文壇的那條大道 菊池寬文學散步
05:18
|